4月10日,國務院國資委官網刊發《不負春光 中林集團拼出木材銷售“首季紅”》,對中林廣西公司國儲林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報道,現將全文分享如下。

原文分享:
不負春光 中林集團拼出木材銷售“首季紅”
劃定采伐區域、建立隔離帶、佩戴安全裝備、甄別合格木材、剝鋸集材裝車……伴隨著機器轟鳴,中林集團廣西林業投資發展公司國儲林基地的一棵棵樹木變成了“原材料”,順利交付給下游客戶。一季度,該公司已完成活立木銷售9萬多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增長226.2%;實現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成交金額較上年同期增長302.05%,銷售收入和銷售價格均實現了穩中有升。

中林集團拼出木材銷售“首季紅”
謀篇布局 統籌推進吹響“沖鋒號”
聚焦全年生產經營指標,中林集團廣西公司“開年即開工”,系統分析形勢任務,抓牢抓實木材銷售、爭取政策、營林提質和林權收儲四項重點工作,以木材銷售為抓手,倒排工期,圍繞“計劃編制、伐區調查、市場研判、包裝營銷、客戶管理、獎懲考核”六個維度鋪開各項工作。

翻山越嶺“齊上陣”,掌握林情“助決策”
超前謀劃 搶抓趕早繪就“施工圖”
國儲林項目是中林集團廣西公司的“根基”,該公司縝密分析計算,在確保高質量完成經營任務的同時,努力實現短期現金有保障、中期資產有支撐、長遠發展有空間。按照“年初銷售、年中還山、年底成林”工作思路,該公司持續推演現有森林經營提質增效和輪伐期木材、低產低效林改造木材銷售的“動態平衡”,精準編制“2025-2027”木材銷售計劃,并落實分解到月。各國儲林項目建設責任主體迅速行動,加力推進伐區調查、設計及復核工作,以及招標前期準備工作,為高效推進后續各項節點打牢基礎。

精耕細作,齊抓并舉“種樹”與“管林”
耕耘市場 主動出擊把握“先手權”
中林廣西公司深入產業上下游開展調研,確定了搶抓市場回暖、需求增加有利時機,對國儲林周邊木材市場供需價格進行固定監測,結合市場動態和木材價格波動,科學設置掛標的時間節點,力爭在木材價格處于“波峰”時推進銷售,持續提升銷售收入。
中林廣西公司積極推進木材“產品包裝”和“營銷推廣”,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走訪調查研究等形式積極與林區周邊木材加工廠、包青山客戶建立緊密聯系,全力建立“潛在客戶庫”,激發市場活力,推動銷售成交率和溢價率不斷提升。
在林木掛標前,中林廣西公司著重抓好“信息投放”工作,組織全體員工通過網絡平臺、手機電話等形式提升木材銷售信息傳播范圍,并認真梳理不同客戶對木材規格、木材質量的差異化訴求,積極聯系潛在客戶開展伐區實地踏查,認真介紹木材伐區情況、投標參與方式等信息,指導不熟悉網上競標的客戶報名注冊和參與交易平臺操作,扎實做好服務保障、協助解決困難問題,確保順利達成木材銷售、鞏固良好合作關系。
該公司注重做好伐區“產品包裝”,通過開展伐前撫育、林道修繕等工作,提高林木賣相,盡可能地吸引更多買家參與競標。截至目前,該公司木材銷售畝均單價和溢標率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狠抓管理 精益求精筑牢“實屏障”
為確保“售”有價值、“銷”有保障,各國儲林建設單位在合規、可行的范圍內持續優化采伐項目審批流程、靈活調整采伐期限、鼓勵使用機械化作業等方式,在高效統籌指導多伐區同步作業的同時,持續加快推進“中標-采伐-結算”閉環。
從伐區一線到后方機關,“價值創造”理念深入人心。在電子平臺“每一單”成交后,前后方責任主體第一時間介入采伐現場、品質檢驗、裝車運輸環節監管,嚴格監督作業規范,規避潛在風險。與此同時,該公司以“天”為單位壓實銷售回款管理,確保資金回籠“顆粒歸倉”。

伐區安全生產培訓現場
該公司始終秉持“安全至上”原則,加大對木材采伐現場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除崗前培訓和隱患查擺外,針對木材銷售全流程可能出現的安全生產事件,制定詳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力求保持安全生產態勢持續向好。
下一步,中林集團廣西公司將以木材銷售“首季紅”為基礎,堅決抓早、抓細、抓實各項工作任務,力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