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3月10日、3月11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與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在北京勝利閉幕。中林集團廣大干部職工通過網絡、電視等多種渠道,持續關注兩會動態,深入學習領會兩會精神實質,緊密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林業生態建設、綠色產業發展等相關內容,結合自身業務實際,談感受、話心聲、謀發展,共話林業央企使命擔當。
胡冰清 林產公司紀委辦公室(巡察辦公室)
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鄉村振興、林業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等內容與集團戰略高度契合。這些話題關乎國家可持續發展,也為集團帶來難得機遇。在集團和林產工業公司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作為一名紀檢工作人員深感責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圍繞重點工作強化監督,防止出現違規操作、貪污腐敗等問題,確保國家政策落地落實。同時,積極推動廉潔文化建設,提高員工的廉潔意識,營造風清氣正的企業環境,以更有力的監督為林產工業公司發展保駕護航,助力集團公司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
安凱 中林東平湖公司資源保護開發部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并將“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列為重點任務,強調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作為中林東平湖公司資源保護開發部部長,我將緊扣兩會部署要求,以生態修復為根基、質量安全為底線、科技賦能為動力,推動東平湖向“芯”發展,在東平湖的資源保護與開發中深入推進創新實踐,依托科技創新實現提質增效,嚴守水產品安全底線;分步推進覆蓋全流域、天空地三維立體的水生態監管感知網建設,構建東平湖流域數字孿生體和流域綜合管理平臺,加強動態監測,實現水質監測、環境應急的智慧化管控,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東平湖水生態資源,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秦嘉 中林三明公司企業管理部
身為林業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全國兩會精神后,我深感生態文明建設已躍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為開展國儲林項目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福建國儲林建設的征程中,中林三明公司全面踐行“兩山”理論和森林“四庫”重要論述,推動林業現代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每一株幼苗的破土、每一片綠蔭的延展,皆鐫刻著我們與自然共生的信念。未來,我將持續秉持對林業事業的熱愛與執著,強化責任擔當,深入踐行森林資源保護與培育使命,助力福建國儲林建設,為實現林業現代化和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不懈奮斗。
盧朋 物資公司審計部
在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后,我深刻感受到生態文明、鄉村振興、林業產業發展及綠色低碳等議題對于物資公司戰略發展的重要性,這不僅與國家的長遠規劃緊密相連,也是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作為公司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內部審計應緊密圍繞公司戰略,加強對各領域的監督與評估,通過精準高效的審計手段,確保各項政策與措施得到有效執行,資金和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與利用。下一步,我將結合兩會精神的學習,進一步完善自身內部審計技能與方法,提升審計質量與效率。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這些關鍵領域的穩健發展,為實現物資公司的長期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張蜜 林場集團綜合部
3月5日,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及林草行業相關工作,顯示了林草綠色元素在生態保護、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等領域的積極作用,為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我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悟政府工作報告,嚴格遵循集團和林場公司宣傳工作安排,以高度的使命感挺膺擔當,深入挖掘生態保護和修復、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亮點和成效;用心講好一線故事,展現一線員工在平凡崗位上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
溫強 雷林韶關公司總經理
政府工作報告中,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等內容為林業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作為韶關國儲林公司的一員,我切實感受到林業在固碳增匯、富民興村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使我更加堅定了推動綠色發展的決心。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緊密圍繞中林集團和雷林公司戰略,著重開展以下三項工作:一是穩固生態基礎,加速國儲林項目的精準實施,憑借科學的營林方法提升森林質量,構建可持續經營示范點工程;二是深化“林+竹”等立體經濟模式,與村集體協同推進林下經濟發展;三是推動產業升級創新,著手建設林業大數據平臺,積極探索林業碳匯開發交易,提高林業附加值。我將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以“釘釘子”的精神扎實落實各項工作,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凝聚團隊力量,在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國儲林的力量。
耿懷然 中林實業綜合管理部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及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等任務,彰顯出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決心。這不僅關乎生態環境的改善,更與人民的生活質量、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作為一名行政專員,在辦公管理上,我要努力推進綠色辦公,如雙面打印、推廣無紙化辦公、采購環保用品等,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在活動組織方面,積極策劃生態文明主題活動,組織環保志愿行動,提高同事環保意識,帶動更多人參與生態保護。同時,積極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為單位形成綠色發展模式貢獻力量。
毛林海 中林綠碳總經理
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綠色轉型,這與我們中林綠碳的業務方向高度契合。作為木竹新材料產業的依托單位,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直致力于將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效結合,在“以木竹代塑,代鋼,代砼”方面有很多創新技術和產品。這些產品不僅環保,還能在建筑、工業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助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在鄉村振興方面,我們通過發展木竹產業,帶動了農民增收。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木竹新材料的性能和應用范圍。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木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楊金壘 中林時代鎮江國林生態產業城招商工作一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林業產業發展以及綠色低碳轉型的著重強調,與集團戰略高度契合,讓我深受鼓舞。報告中提及的加強生態保護、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等內容,為我們園區招商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作為園區招商經理,我深感責任重大。長期以來,產業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新質生產力積極推動入駐企業的綠色轉型,助力產業城成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典范,以實際行動踐行兩會精神中的綠色低碳要求。下一步,我將積極參加相關學習研討,深刻領會兩會精神實質,尤其是關于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的重要論述,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學習最新支持政策,引入更多符合戰略方向的優質企業,為貫徹落實兩會精神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趙藝薇 中林湘投運營管理部
兩會精神為今后的發展方向指明道路,讓我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未來充滿希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深化集體林權改革等內容。作為一名林業人,我深知自身的責任使命,推進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是實現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目標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立足自身崗位實際,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尤其是林業產業相關的專業知識,加深對于林業工作的理解,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素養,讓自己的工作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公司國儲林項目及高標準油茶基地項目,為實現湖南省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及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劉晨星 中林贛投黨委工作部
通過深入學習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我深刻感受到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的堅定決心。報告提出的“深化集體林權改革”“發展林下經濟”等部署,與集團公司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既讓我們看到新時代林業產業的廣闊前景,更感受到作為林業央企員工的時代使命。作為公司黨委工作部(黨委組織部)的一員,我將立足崗位積極推動三個融合:一是推動黨建工作與國儲林建設的深度融合,助力基層黨組織在國儲林項目建設中進一步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二是推動公司戰略與企業文化的創新融合,積極建設“三色”企業文化;三是推動員工成長與公司發展的賦能融合,以更高站位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滕麗琨 中林廣西林業投資發展集團森林資源部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這與我們林業人的使命高度契合,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公司始終堅定不移地致力于森林資源的保護與培育。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持續提升森林覆蓋率,為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貢獻堅實力量。
作為林業央企,我們積極謀劃與周邊鄉村展開深度合作,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如廣泛種植油茶等經濟作物,既能增加村民收入,又能進一步綠化鄉村環境。同時,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開展生態旅游業,以此帶動鄉村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下一步,我將深入學習兩會精神,努力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監測力度,確保每一片森林都得到妥善管理與保護。同時,積極探索林業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為集團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添磚加瓦,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袁俊莉 中林數科產業技術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三北”工程標志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等重點工作,都為林業行業未來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也讓我明確了前行方向。作為一名青年林業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正站在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未來,我還需要深度鉆研林業相關政策,精準解讀政策對林草項目的支持導向,將政策優勢轉化為項目開發的有力抓手,融入到各類林草項目的規劃與方案制定中。充分發揮林草咨詢在生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助力林草項目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彰顯中林數科在生態領域的專業價值,展現青年林業工作者的價值與擔當。